大家好,如果您还对南京60所和融通集团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南京60所和融通集团的知识,包括南京融合学校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NO.1、南京外国语学校国际部
南京外国语学校是国内最早从事国际化教育的普通高中之一,2002年起陆续开办“中加国际高中”、“剑桥国际高中”、“IB国际文凭”三大国际课程,构建起办学资质正规,办学层次丰富,管理机制成熟,课程**丰厚,师资力量齐备,教学质量优异,教育理念与国际接轨的品牌课程体系,成为业内公认的国际教育领跑者。
课程体系:IGCSE课程,IB课程
NO.2、南京金陵中学国际部
南京市金陵中学创建于1888年。现为首批国家级示范高中、江苏省首批四星级高中等。
国际部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学校的国际合作与交流,促进金中与世界各地的友好学校间的师生交流活动,增进广**生对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认识与理解,培养适应教育全球化潮流的跨文化理解力。
课程体系:A-level课程,AP课程
NO.3、南京十三中国际高中
南京市第十三中学国际高中是经江苏省教育厅、加拿大安大略省教育部批准的国际高中,也是江苏最早正式注册的国际学校。
十三中国际高中办学15年,开设了“中加课程班”和“中美课程班”,十三届毕业生100%升入海外大学,成果斐然,成为南京国际教育的一张金色名片。
十三中国际高中积极推进中外合作办学,学习国外的“小班化”授课制、“做中学”教育法、“多元文化”课程价值观等一系列先进教育理念,积极参与全球性教育的交流和融通。
课程体系:OSSD课程
NO.4、南京大学附属中学国际班
南京大学附属中学是一所公办全日制完全中学,有悠久的办学历史是江苏省为数不多的百年名校之一。自1896创办至今,培育了一批优秀人才,毕业生遍及祖国及世界各地。
学校于2004年4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与加拿大安大略省教育部共同创办“中加国际高中项目”(省教育厅外字头批准文号【2004】36号;加拿大安大略省教育厅注册号879282)。
课程体系:IB课程
在思维理念上主张“融通中西兼容并包”的我国近代教育家是蔡元培。
蔡元培
原北京大学校长
创建国立中央博物院
代表作《蔡元培自述》
蔡元培,字鹤卿,又字仲申、民友、孑民,乳名阿培,并曾化名蔡振、周子余,汉族,浙江绍兴府山阴县(今浙江绍兴)人,原籍浙江诸暨。教育家、革命家、**家。**进步人士,***中央执委、国民**委员兼监察院院长。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
1916年至192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革新北大,开“学术”与“**”之风;1920年至1930年蔡元培同时兼任中法大学校长。他早年参加反清朝帝制的斗争,民国初年主持制定了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第一个法令——《大学令》;北伐时期国民**奠都南京后,他主持教育行政委员会、筹设中华民国大学院及中央研究院,主导教育及学术体制改革;1927年参与发起“护国救党运动”,认为应当清党但反对**;1928年至1940年专任中央研究院院长,贯彻对学术研究的主张。
1940年3月5日在香港病逝。葬香港仔山巅华人公墓。主要成就
蔡元培数度赴德国和法国留学、考察,研究哲学、文学、美学、心理学和文化史,为他致力于改革封建教育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
改革教育
北京大学改革宗旨:改变学生的观念,整顿教师队伍,延聘积学热心的教员,发展研究所,广积图书,引导师生研究兴趣,砥砺德行,培养正当兴趣。蔡元培大学教育思想的基本特征是**和科学,目的是要把大学办成高水平的教学科研中心。
贯彻“思想**,兼容并包”的办学原则。
“思想**,兼容并包”也体现在教师的聘任上,蔡元培以“学诣为主”,罗致各类学术人才,使北大教师队伍一时出现流派纷呈的局面。如在文科教师队伍中,既集中了许多新文化运动的著名代表人物,也有**上保守而旧学深沉的学者。在**倾向上,有的激进,有的保守,有的主张改良。在新派人物中,有马克思主义、三**义、无**主义、国家主义的不同代表。当时的北大,《新潮》与《国故》对垒,白话与文言相争,百家争鸣,盛极一时。
关于本次南京60所和融通集团和南京融合学校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