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分”≠“躺赚”
小心掉入洗钱陷阱
“有偿收卡、银行卡,闲置资源变废为宝”
你是否看到过此类“广告”
出租银行卡、手机卡、支付宝账号
用银行卡帮忙刷刷流水
每天轻松赚取“好处费”
看似“躺赚”的好事
其实已经落入洗钱犯罪的陷阱
今天,就让小编
带你揭秘“跑分”洗钱的陷阱~
我们先来看一则短片
什么是“跑分”?
所谓“跑分”,是指不法分子自建平台,利用正常用户的银行卡或微信、支付宝账号等替别人转账、收账,为网络赌博、电信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提供非法资金转移的渠道,帮助犯罪分子进行“洗钱”的活动。
犯罪团伙通常会通过自建平台,把“跑分”包装成门槛低、来钱快的网络项目,通过平台直播、线上线下招募、论坛发帖等方式,招募人员参与“跑分”项目,从而诱导风险意识薄弱群体出借个人账户或收款码帮助转移非法资金。参与者通过平台获取任务,利用账户收付过渡资金,从而获取一定佣金。
常见的“跑分”模式
犯罪分子通过第四方支付开发APP或网页结算平台,招募大量人员,以“兼职/代购/跑分”等名义,获取兼职用户的二维码及个人账户,通过技术手段进行自动结算,实现犯罪资金划整为零,分散进入支付账户,进行小额犯罪资金转移。
目前,跑分平台和第四方平台相结合是洗钱团伙使用较多的模式,二者的结合,增加了“黑钱”的流转次数,涉及的资金账户数量众多且关系繁杂,中间存在多次资金的汇聚和分散。
“跑分”的危害
泄露个人信息
参与者在向“跑分”平台提供个人及账户信息时,相关信息易被不法分子收集,极易造成很多不良后果,如个人名誉受损、账户密码被盗、仿冒身份进行诈骗等。
5年内暂停业务并不得重新开立账户
银行和支付机构对公安机关认定的出租、出借、出售、购买银行账户或支付账户的单位或个人,5年内暂停其银行账户非柜面业务、支付账户所有业务,并不得为其重新开立账户。
涉嫌违法犯罪
参与者在提供收款码或个人账户转账的同时,账户极易被犯罪团伙利用,用于转移赌博、诈骗、毒品、地下钱庄等犯罪资金,不但个人名誉受损,破坏正常金融秩序,还极易涉嫌洗钱罪、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诈骗罪、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收益罪等不同罪名。
温馨提示
广大网友应当提高警惕,切莫轻易将自己的银行卡、手机卡、微信或支付宝账号等提供给他人,切莫轻信赚快钱的广告宣传,切莫因贪小便宜铤而走险。
天上不会掉馅饼,只会掉陷阱。凡是“低风险高利润”的宣传,其背后极大可能隐藏着见不得人的勾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在“快钱”面前还是应当擦亮双眼,三思而后行。
素材来源:北京反洗钱研究